4月17日上午,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金边,应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邀请,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。当天,国家英文日报China Daily(中国日报)以《Bumper harvest for trade relationship》(贸易关系结硕果)为题,对金果源进行了专题报道。作为中柬农业合作的亮点项目,金果源凭借全产业链布局与本土化经营,不仅将中国企业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引入柬埔寨,更通过龙眼种植基地带动当地就业、促进农产品出口,生动诠释了“一带一路”框架下的民心相通与利益共享。报道聚焦企业如何以龙眼为媒介,搭建起中柬经贸往来的“甜蜜桥梁”,展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扎根发展、共享共赢的责任担当。
/以下为报道全文/
从重庆到东南亚:金果源的跨境水果版图
在拜林省,数千棵龙眼树正值盛花期,63岁的龙眼种植户萨占伦Sar Cham Roeurn预测今年又将迎来丰收。萨占伦种植龙眼已有28年,得益于与中国企业——重庆金果源的合作,他的家族产业蓬勃发展。这家1982年创立于中国西南重庆的企业,与泰国、柬埔寨开展新鲜水果贸易已逾十年。2022年,当龙眼正式被列入柬埔寨直输中国的水果名录时,金果源在拜林设立的子公司同步启动运营。
去年金果源对华龙眼贸易额达2400万美元,占柬埔寨该品类出口总量的80%。除柬埔寨外,这家企业还与泰国、越南农场合作经营菠萝、山竹等热带水果。
示范果园+科技赋能:打造热带农业的"中国标准"
“东南亚拥有丰富的热带水果资源,但缺乏科学管理和现代农业技术支撑。”金果源柬埔寨公司负责人蒲剑非表示,去年,公司在拜林自建了拥有40000棵果树、占地320公顷的示范果园,预计年产龙眼4500吨。“我们旨在打造标准化种植样板,向农户推广科学管理经验。”蒲剑非说。
“(除了中国)我们的产品同时销往沙特和欧洲这些农残标准更严格的地区,因此我们会为农户提供最新合规农资。”企业还定期邀请中国专家提供技术指导,并引入滴灌系统和无人机作业——后者每小时可完成一公顷农田喷洒,同时降低农户健康风险。
中柬经贸纽带:贸易创新高合作再深化
种植户萨占伦表示:“与金果源合作后,我的果园年产量从200吨提升至300吨,品质也显著改善。中国企业覆盖多区域的销售网络让我们彻底摆脱了销路波动之忧。”
据柬埔寨海关总署数据,中柬双边贸易额去年突破1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,占柬外贸总额近30%。柬埔寨发展理事会数据显示,去年批准的414个投资项目总额约69亿美元,中国仍为最大外资来源国,占比近半。
金果源柬埔寨工厂
“希望孙子去中国留学”:水果贸易背后的友谊愿景
2024年5月,东南亚合作伙伴在重庆永川参观考察
为深化合作,金果源会定期组织东南亚合作伙伴赴华考察。蒲剑非介绍,距重庆市区90公里的大足石刻是最受欢迎的参观点之一:“或许他们在吴哥窟与这些中国石刻间找到了精神共鸣。”63岁的柬方合作伙伴Nhem Ket已多次赴华:“我特别钟爱重庆麻辣火锅,中国现代化的公共设施令人惊叹。”他的孙子去年底出生,老人希望未来能送其赴华留学:“中柬贸易增长惠及两国,这样的友谊必将长存”。